标签:领导讲话稿,领导发言稿,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推动治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长江委20,http://www.2xuewang.com
总之,过去的一年,治江事业和我委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创造了新鲜经验,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职工的肯定。全委上下、各个单位、每位职工都为之付出了艰辛努力,做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委党组,对大家的辛勤劳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总结去年的工作,结合近几年的探索,我们有以下深刻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治江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新时期治江事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既有与其它江河流域相同的共性,也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治江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实践可持续发展水利与长江治理开发保护更加内在地统一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定不移、持之以恒地实践新时期治江思路,力求在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上取得更加扎实有效的成果。
二是必须坚持把规划和基础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近年来,我们围绕流域经济社会环境发展,针对水资源条件变化,加快了干支流综合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工作,加强了治江重大问题专题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今后,要更加注重规划和基础工作,特别要把新时期治江思路贯彻落实到规划和基础工作中,不断增强各项措施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推动治江事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
三是必须坚持依法行使流域机构的水行政管理职能。长江治理开发和保护涉及到中央和地方、地区和行业、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需要着眼于维护流域整体利益与河流健康,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力有序有效协调各方面的水利需求和利益博弈。我们要按照《水法》赋予流域机构的重要职责,认真履行好水行政管理职能,不断增强流域机构的权威,切实把流域水事活动纳入法制轨道。
四是必须坚持不断强化流域机构自身建设。新时期治江事业为流域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广阔舞台,我们要在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的同时,协调好流域机构与各方面的关系,为自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协调好内部政事企的和谐发展,加快转变机关职能,充分发挥主要业务单位的技术支撑作用,深化企事业改革,提高全委的整体实力。协调好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大力弘扬“团结、奉献、科学、创新”的长江委精神,建设一个充满活力、文明和谐、奋发有为的流域机构。
二、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治江工作两大重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长江是我国水资源、水能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实施能源战略的主要基地、改善北方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支撑点,也是我国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长江治理开发和保护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
当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步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过程,同时也处于人与自然矛盾最为尖锐的历史时期。长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条件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经过多年建设,长江中下游防洪被动局面得到根本扭转,特别是三峡工程的初步建成,使荆江河段防洪能力从今年开始提高到100年一遇以上,蓄水至175米后,遇1954年洪水可使长江中下游分蓄洪量由约500亿立方米减少至336-398亿立方米。长江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扩展,特别是规划的一大批工程的建设,使长江流域年平均供水量达1850亿立方米,内河通航里程达63600公里,已建和在建水电站装机达10700万千瓦,分别约占全国的33%、50%、52%;预计到2020年,流域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开发率将分别从现在的18%和27%提高到22%和50%;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后,多年平均可向黄淮海流域调水184亿立方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得到加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水环境总体良好。但同时,也必须看到,长江治理开发和保护还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一是长江巨大洪水来量与中下游河道泄洪能力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局部地区水质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日趋明显,保障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仍然是关系到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任务,是流域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二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开发利用模式对长江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与50年代相比,长江流域湖泊面积减少了40%,天然湿地萎缩了38%,城市近岸约600公里干流河段的水质污染比较严重,局部无序和过度开发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三是长江流域已经建成、正在建设的一系列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和上游干支流梯级水库,对河流生态系统将产生多方面的长期影响。此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长江水文情势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这些变化对长江治理开发和保护的影响需要我们给予高度重视。
针对治江事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如何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既要进一步开发利用长江,让长江更好地造福于人民,又要刻不容缓地加强保护工作,在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科学组织实施治理和开发,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决不能重蹈国内外一些大江大河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老路,确保长江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为此,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治江工作必须切实抓好流域规划修编和强化流域综合管理这两大重点,以重点工作的新突破,带动全局工作的新发展。
(一)以新时期治江思路指导流域综合规划修编
规划是长江治理开发和保护的基础,尤其是流域综合规划,在治江事业的长远发展中发挥着总纲和龙头作用,是流域治理开发保护的“宪法”。上两次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发挥了重要作用,现行规划拟定的近期任务已基本付诸实施。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水资源条件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地区和部门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专业规划的制定或修编相继完成,对流域综合规划赋予新的内涵、提出新的要求,现行规划的滞后性日益突出,迫切需要进行修编。回良玉副总理在元月5日召开的全国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国主要江河流域综合规划工作。我们要立足流域实际,把握时代要求,科学总结规律,紧紧抓住主要矛盾,着力解决突出问题,通过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对未来一个时期长江治理开发和保护进行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规划。
一要贯穿一条主线。就是在规划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其核心是把新时期治江思路落实到长江流域综合规划的修编之中,“在保护中促进开发,在开发中落实保护”,实现开发与保护的和谐共赢。为此,既要进一步加强防洪保安体系建设,又要适时推行洪水管理;既要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建设,又要合理确定开发利用的总体水平;既要从水资源开发利用角度,统筹规划流域治理开发的总体布局,加快重点领域的开发建设,又要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角度,科学制定河流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开发等不同功能区划,重视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重点规划安排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建设,优先考虑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需求,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等重大问题,突出加强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
二要突出两个确保。(1)确保长江水资源的永续利用。重点分析不同水平年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长江治理开发保护的要求,系统研究确定江湖行蓄泄洪能力、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生态承受能力,协调好水害防治、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划定不同频率洪水的保护区和行蓄洪区,制定不同水平年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程度,核定各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确定各河段和区域的生态和环境保护目标,制定较为完善的健康长江指标体系,为宏观调控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害防治,有效约束不合理的人类行为提供决策依据。在此基础上,全面规划流域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总体格局,以长江水资源的永续利用,保障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确保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累进影响降到最低。不同规划水平年将有一系列上中游水利水电工程相继建成,如果处理不好调度问题,必将对中下游河道与湖泊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利用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要重点研究制定以三峡水利枢纽为中心的干支流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和管理体制,确保干支流河道内生态用水量,促进水库群整体综合效益最大化,努力减轻对中下游生态和环境的累进影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推动治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长江委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