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管理下载中心企业管理企业管理“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 下载

“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

  • 名称:“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 下载
  • 类型:企业管理
  • 授权方式:免费版
  • 更新时间:10-13
  • 下载要求:无需注册
  • 下载次数:954
  • 语言: 简体中文
  • 大小:333 KB
  • 推荐度:4 星级
《“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简介

标签:企业管理论文,企业管理培训,企业管理制度, 本站提供“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免费下载,http://www.2xuewang.com
第一部分企业信用管理基础知识及“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
一、什么是信用?
信用(CREDIT)概念: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方式
特点一:只体现在有价值交换的条件下;
特点二:价值交换的一方对另一方存在滞后性
信用的表象反映是价值交换一方的偿付能力和偿付意愿
西方人在经济交往中更关注价值交换方的偿付能力
中国人在经济交往中更关注价值交换方的偿付意愿
在金融融资、贷款、投资、贸易赊销、经济合作、服务中信用无处不在
二、什么是信用风险
是信用交易行为出现的经济损失
是价值交换滞后的一方未按照承诺履行价值回报
信用风险体现在价值回报的灭失或价值回报的缺损
信用风险在经济交往频繁的金融、投资和贸易活动中普遍存在
对于企业信用风险来说表现为赊销拖欠、预付款拖欠、预支透支拖欠等行为而最主要信用风险来自赊销拖欠所以狭义的企业信用风险就是指赊销带来的风险
三、企业为什么要赊销
企业赊销行为的产生主要原因是因为路途遥远
从价值交换的成本上讲赊销赊购是费用最低廉的价值交换活动
买方市场的主要特征就是赊销从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的角度讲世界市场呈现买方市场特征中国市场也进入买方市场特征商品过剩赊销成为商业中主要的竞争手段之一不赊销就无法竞争和生存融入世界市场的中国市场必然是高度发达的赊销市场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讲商品是剩余的资金永远是短缺的买方希望超越资金的限制更多地购买产品扩大经营规模和效益
信用销售是成本最低的交易手段
人类经济活动经历了三个阶段: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
自然经济的特征是物物交换成本最高昂;
货币经济的特征是以特殊单一商品--货币作为物物交换的桥梁虽然成本较自然经济下降但仍有较高的货币成本;
信用经济的特征是以信用作为物物交换的桥梁因为信用成本最低(理论上没有成本)所以是现代社会企业交易的最佳方式
四、企业赊销为什么会出现信用风险
客观原因:
1、客户无力偿还(有意愿无能力)占总信用风险的23%
A客户经营走向衰败倒闭破产;
B扩张速度快资金有限无法按期筹措足够的偿付资金;
C买方偶然性原因(例如投资失误)出现财务危机而无法支付
2、客户恶意欠账和诈骗(根本无意愿)占总信用风险的11%
3、客户占压卖方的资金(意愿缺损)占总信用风险66%
外部原因:
我国商业市场不健全法律制度不完善社会信用体制存在缺陷没有建立惩罚机制和制约机制失信的成本远远低于守信的成本
内部原因:——信用风险产生最根本的原因:
销售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存在严重缺陷没有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
五、企业的赊销成本(一)坏帐成本
坏帐成本:企业销售后无法收回的价值——即价值的灭失
坏帐成本随着应收账款持有量的增大而上升
坏帐成本高低与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密切相关企业管理水平越高坏帐成本线的斜率越小管理水平越低坏帐成本线斜率越高
现代企业信用管理理论认为1)坏帐过高说明企业管理水平低下是企业经营的最大隐患必须克服;同时2)坏帐损失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应该刻意避免完全没有坏帐反而说明企业的赊销能力没有发挥出来
企业的赊销成本(一)坏帐成本(续)
国家统计局1999年底统计:坏帐每年吞噬了企业5%的销售收入
此统计数据相对保守西方预测机构认为加上隐性坏帐我国企业的坏帐率应为10%以上美国企业坏帐占销售收入的0.25%-0.5%两者相差是10倍至20倍
一个销售1亿的企业中国企业平均坏帐为500万-1000万元美国企业坏帐只有25-50万元
,大小:333 KB
《“3+1”科学信用管理模式》相关下载

tag: 企业管理,企业管理论文,企业管理培训,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 - 企业管理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 作文大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