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会计实习报告,金工实习总结报告,
环境专业污水处理厂毕业实习报告,http://www.2xuewang.com
(1) 沉砂池末端出水渠浮渣应及时清除,否则会产生恶臭及有毒有害气体;
(2) 沉砂池配水是否均匀,不均匀调整之;
(3) 观察吸砂泵、砂水分离器、行车电机等设备有无堵塞、异响等不良现象,发现异常及时排除
(4) 随水量水质的变化及时调整气量,使出砂效果最佳;
(5) 砂车装满后及时运走,防止污染工作环境。
3.4记录
(1) 连续测量和记录每天的除砂量;
(2) 定期测量初沉池排泥中的含砂量,以干污泥中的百分含量表示,这是衡量沉砂池除砂效果的重要因素;
(3) 应定期测定砂粒的粒径;
(4) 每天记录吸砂泵、行车、砂水分离器的运转和设备情况;
3.5维护
(1) 经常给吸砂机、吸砂泵、行车电机轴承部位加油,防止疲劳磨损;
(2) 曝气沉砂池末端出水渠及砂水分离器上部的浮渣应及时清除,防止出现配水不均匀及出砂效果不好;
(3) 调整2#配水井上的4×Ф1400进水闸门,使各池之间配水均匀;
(4) 经常查看吸砂泵的流量及出砂情况,避免大量砂子积于池底,积砂严重会损坏吸砂泵及吸砂机。
3.6异常问题的分析与排除
异常问题解决措施
吸砂泵不出水a.将吸砂泵提出水面,清除堵塞物
b.点动空转,运转正常后放入水中
吸砂机报警停车a.应立即检查池底是否积砂过多,若因积砂过多,应立即泄空清砂
b.若不是上述原因,应检查控制柜找出报警原因后恢复运行,故障排除前,严禁复位,强制运转
吸砂量锐减a.检查气水比是否过高
b.检查吸砂泵是否堵塞
c.检查砂水分离器的运转情况
d.检查来水水质及水量
4. 初次沉淀池
3.1概述
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期采用的是平流式沉淀池,分三、四两个系列,每系列六座初沉池,共12座,每座沉淀池的长为75米,宽14米,池末端有效水深为2.5米,池底纵向坡度为0.005,每座沉淀池表面积A=1050m2;当处理水量为50万m3/d时,其表面负荷为0.826m3/m2·h,初沉池水力停留时间为1.5小时。
初沉池上采用行车桥式刮泥机,配水渠道上防止污泥沉淀安装有飞力搅拌器,初沉池管廊装有六组螺杆泵组,每组螺杆泵组由一台破碎机和两台螺杆泵组成,负责两组初沉池的排泥,每组螺杆泵的运行是间歇的,其运行周期可在运行中根据污泥浓度来控制。
初沉池的主要作用是a、去除50%~60%的SS;b、使污水BOD5降低25%~35%;c、去除漂浮物;d、均和水质。
初沉池的工艺原理是将污水在池内进行初次沉淀,去除污水中部分SS和BOD,沉降于池底的污泥通过刮泥机的往复运行,将刮至泥斗中,再经螺杆泵组将污泥排至浓缩池,完成对污水的一级处理。
4.2运行操作和工艺控制
4.2.1工艺控制
初沉池工艺主要通过水力表面负荷及水力停留时间和出水堰板溢流负荷来控制,只要控制好这三项指标,初沉池的运行基本可以顺利进行。
平流沉淀池的水力表面负荷一般控制在1.3~1.7 m3/m2·h,可用下式来计算:
Q——初沉池入流水量m3/h A——初沉池表面积m2
B——初沉池宽度m L——初沉池长m
初沉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控制在1.5~2小时,平流式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可用下式计算:
Q——入流污水量m3/h B、L、H——分别是初沉池的宽度、长度和有效水深m
初沉池的出水堰板的溢流负荷是指单位堰板长度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溢流的污水水量,初沉池一般控制堰板溢流负荷小于10 m3/m2·h,堰板溢流负荷可用下式计算:
Q——入流污水量m3/ h L——出水堰板总长度m
在日常的工艺运行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以上三项参数中的某项来达到控制初沉池的目的,通常用于工艺控制的参数是水力表面负荷和水力停留时间:当水量发生变化时,投入运营的初沉池数量相应发生变化,以达到工艺的优化调控和节能增效。高污二期当水量在0~50万m3/d变化时,投入运营的初沉池对应情况如下:
日处理水量(万m3/d)0~8.38.3~16.616.6~2525~33.233.2~41.641.5~50
投入运营初沉池数24681012
4.2.2运行操作
初沉池的运行操作包括刮泥、排泥和排浮渣三项
a. 刮泥与排泥操作
刮泥操作是通过行车刮泥机来完成,行车式刮泥机为间歇式刮泥,二分厂刮泥机采用的是行车式刮板刮泥机,刮泥机的刮泥周期2小时,刮泥机的行程为先抬耙行走至初沉池末端后,落耙从池末端行走至初沉池首端将泥刮至泥斗,同时浮渣刮板将浮渣刮至浮渣槽内,启动冲洗水泵将浮渣冲至浮渣井内。
排泥操作比较难于控制,要想达到初沉池既不浮泥又要尽量提高排泥含固量是一个矛盾的过程,因为初沉池污泥含固量越高,污泥沉淀停留时间越长,在温度较高的夏季会造成初沉池浮泥,影响正常的初沉池运行,所以在运行中应逐渐摸索,二分厂共设六组初沉池螺杆排泥泵组,每两组初沉池设一排泥泵组,每排泥泵组包括一台破碎机和两台螺杆泵。
在初沉池运行正常、泥量稳定的情况下,初沉池螺杆泵组投入自动,一个排泥周期为2.5小时,每组螺杆泵区域内的四个电磁阀先后开启各0.5小时,一个排泥周期后螺杆泵组停止运行0.5小时,然后进行下一个排泥周期,这种自动运行方式有利于初沉池均匀排泥,且可避免管路阻塞问题。
在初沉池运行异常、泥量较大的情况下,初沉池螺杆泵组投入自动后,连续运行,一个排泥为2小时,螺杆泵组在排泥一个周期后,不停泵继续运行下一个排泥周期,以保证初沉池污泥尽快排出去。
无论是连续排泥还是间歇排泥,螺杆泵应每两小时倒换一次,以防止螺杆泵过度磨损。
4.3巡视监测
初沉池除正常运行工艺控制,定时排泥除渣外,运行人员还应定时巡检一下内容:
(1) 出水三角板是否有浮渣堵塞,如有应及时清除,保持出水均匀
(2) 巡视初沉池池面有无大量浮泥,特别是夏季,如发现池面有大量浮泥且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污泥腐败严重,应及时排泥。
(3) 巡视刮泥机各部位包括行走轮、行车电机、刮泥耙、控制柜、冲洗水泵、浮渣刮板等是是否有异常或故障,出现问题及时检修,保证刮泥机正常运行。
(4) 巡视管廊内螺杆泵、破碎机、电磁阀等设备,检查有无异常或故障,出现问题及时检修,保证初沉池正常排泥。
(5) 经常巡视初沉池出水水质,若出水水质变黑或恶化,应及时调整,防止影响后续工序。
4.4记录
(1) 每天测定一次初沉池进水BOD、COD、SS、PH值,并做好记录;
(2) 每天测定一次初沉池出水BOD、COD、SS、PH值,并做好记录;
(3) 记录各沉淀池的运行情况;
(4) 每两个小时记录一次管廊内螺杆泵、破碎机、电磁阀的工作状况以及排泥次数及排泥时间;
(5) 每两小时记录一次刮泥机的运转的运转状况;
(6) 每两个小时记录一次初沉配水渠搅拌器的工作状况;
(7) 每班记录一次排浮渣两;
4.5维护
(1) 初沉池应定期泄空(半年),检查池底混凝土抹面是否脱落、积泥斗是否堵塞、刮泥板是否磨损严重与池底是否密合等;
(2) 经常检查维护刮泥机的液压站,定期为刮泥机加油;
(3) 定期拆开检查螺杆泵轴和破碎机,清除挠性轴上的缠绕物(如棉丝)等,同时为其及时加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环境专业污水处理厂毕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