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小学数学教案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www.2xuewang.com
教学内容:课本34页教学内容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
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学难点:
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质性。
教具准备:主题图,练习卡片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学生自主交流探究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淘.教.案.网)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什么叫做比例?
2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1/3∶1/4和12∶9; 1∶5和0.8∶4;
7∶4和5∶3; 80∶2和200∶5
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教师结合回答
师:刚才,你们是根据比例的意义先求出比值再作出判断的。老师不是这样想的,可很快就判断好了,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告诉你们,老师是运用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的。
同学们在窃窃私语: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好奇心一下子被激发了。这时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比例中的四个数之间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你能发现吗?下面去请同学们根据预习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大屏幕出示预习要求(让生齐读要求)
1.预习书第34页的内容,把书认真阅读3-5遍,把重要的地方画上线,不懂的问题用铅笔标在书上。
2.提示:可以结合以下问题进行预习:
(1)什么叫比例的项?比例中有几个项?分别叫什么?
(2)你能把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吗?改写成分数后你还能找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吗?试试看.
(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何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一个比例,
4、师:现在,请前后四人为一小组,将你发现的规律及收获与同伴交流一下,看看大家是否同意?不过——,你先要好好想想,你所发现的是不是偶然现象?最好能举些例子验证一下,以免闹出笑话,好吗?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着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并积极代表小组进行汇报。
5、教师将学生所举比例故意写成分数形式3/8=6/16,追问:哪两个是内项,哪两个是外项,让学生算出积并结合回答板书:
6、师:老师也写了一个比例(板书:3∶2=5∶4),怎么两个外项的积不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引导学生你发现老师把比例写错了。
师:很有道理!同学们很会观察,很会猜想,很会验证,自己发现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板书: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2.7 = 10 ∶6 6∶3= 8∶5;
0.2∶2.5=4∶50 ; 6∶2=9∶3,
2、把下面比例改写成分数形式,并找出它的外项和内项。
6 :10= 9 : 15
0.2 : 2.5 = 4 : 50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
能否组成比例
请点击下载Word版精品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来自www.2xuewang.com网!http://www.2xuewang.com,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