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学习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初三语文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3-九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3-九年级语文教案

12-26 13:39:33   浏览次数:661  栏目:初三语文教案
标签:初三语文教案模板,初中语文教案模板,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3-九年级语文教案,http://www.2xuewang.com

【教材分析】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实一致的。但传统具有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因而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工程的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2.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  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三、情感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本文作者针对中国学生这一特定对象,引用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名词、术语、典型事例,论说道理。我们从文中可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令美。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2.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3.疑点:本文作者的写作目的仅限于向人们介绍“格物致知”的意义吗?,  4.解决办法:对于“重点”宜让学生在自读文章后,结合议论文三要素知识自我理解体会;“难点”在文中阐述得已比较具体、清楚,只是需要教师进行强调指出,以加深学生的认识;至于“疑点”,这是在初读文章或是对文章不甚理解的时候,可能产生的。只要让学生带着这一“怀疑”,反复读课文,答案也是不难得出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由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明确目标
自读要求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解说:作为自读课,本文着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2xuewang.com网 (www.2xuewang.com)]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2xuewang.com网 (www.2xuewang.com)]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学习侧重点  
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学习探究学习方法。  
4.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三、个性阅读
[自读程序]  
1.作者介绍(学生运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自制电子作品,介绍丁肇中人物小传和图片)。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3》,来自www.2xuewang.com网!http://www.2xuewang.com

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彷徨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3.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注:分小组讨论解疑时,有条件的多媒体实验班级可以利用电脑查询资料,寻求解答。)  
4.重点细读,讨论交流。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  
(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如果课堂讨论不够深入,可让学生以《浅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  
5.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  
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  
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④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2)传授探究学习方法  
教师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及步骤:A.确定主题;B.查询资料;C.概括结论;D.交流评价。  
(3)划分小组,明确任务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结成探究学习小组,在课下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将各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写成小论文或制成电子作品。3—5天后,可利用语文活动时间让学生交流探究学习成果。  
(解说:学生作探究学习时,教师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1.协助学生完成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不要单打独做。2.帮助学生学会广泛查询、下载相关资料。3.指导写作小论文或解决制作电子作品的技术问题。4.探究题目可能很大,但不要求学生作出全面深入的结论,只要谈及一方面,掌握探究方法即可。)  
6.课堂小结,重申学习重点。  
(解说:在“自读程序”设计中,力求突出以下特点: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2xuewang.com网 (www.2xuewang.com)]自主学习能力。借助工具书,让学生完成生字词的自学;动笔墨读书,用圈点批注法完成对内容的自学;用讨论交流法,实现对自学内容的反馈与纠正。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2xuewang.com网 (www.2xuewang.com)]探究学习能力。创设平等民主的自学氛围,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敢于质疑问难;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探究学习,学会在主动探索实践中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味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3.在学生自学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在学生知识建构中,教师是学生经验建构的促进者;在信息资源利用中,是学生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在协作讨论学习中,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1] [2]  下一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3-九年级语文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