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公文文档中心报告汇报自查报告重庆市黔江区农业局2017年度农业局工作完成情况自查总结

重庆市黔江区农业局2017年度农业局工作完成情况自查总结

12-26 13:15:12   浏览次数:524  栏目:自查报告
标签:自查报告范文,个人自查报告,教师自查报告, 重庆市黔江区农业局2017年度农业局工作完成情况自查总结,http://www.2xuewang.com
重庆市黔江区农业局201x年度农业局工作完成情况自查总结

 
    201x年,黔江区农业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农业部、市农业局的关心和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市委21号文件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农业局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和农村社会政治稳定总体目标。根据市农业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区县农业局工作综合考评实施细则的通知》(渝农办发[201x]17号)文件精神,现将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自查总结如下:
    一、促进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百万工程”,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科技推广服务工作齐头并进。(满分55分,自查得分55分)
完成情况:
    (一)切实保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以产业发展为重点,有效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根据全市农业工作总体思路,结合黔江区实际,年初制定了《重庆市黔江区农业局201x年农业工作要点》(黔江农业发[201x]3号),在工作要点中明确了年度工作总体目标、重点工作目标、六项重点工作及八项工作保障措施。分别与区政府签订了“201x年重点项目工作目标责任书”和“201x年农业系统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书”。强力实施“城镇带农村、工业带农业、城乡一体共繁荣”战略,充分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全力构建科技服务体系,竭力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基层,延伸到农户,切实满足农民对科技知识的需求,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1、粮食生产实现恢复性增长,超额完成市上下达的25.387万吨的目标考核任务。今年以来,黔江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和全市农村工作及农业和粮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在以水稻、玉米为主的大春粮食生产上,突出一个“早”字,立足一个“增”字,狠抓一个“干”字,采取“五抓工作措施”发展粮食生产。一是抓面积落实,全区粮食作物面积共计完成94.17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25.65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比去年88.18万亩、23.82万吨增6.79%、7.68%,其中:小春面积29.89万亩、实现总产5.9163万吨,大春面积64.28万亩(含撂荒地恢复种粮3755亩)、实现总产19.74 万吨。农村人平粮食590公斤,比去年人平增加34公斤,超额完成市上下达的全年25.387万吨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并且涌现出了不少种植粮食生产的大户,据统计,我区今年种植20亩以上的粮食生产大户14户,其中:种植50亩、30亩、20亩以上的分别有2户、4户、8户。14户种粮大户分布在11个镇(乡、街道),涉及73人,共计种粮418亩,平均亩产304公斤,比全区粮食平均亩产274公斤增10.94%。二是抓良种工程。明确了201x年水稻、玉米、油菜主推品种10个和搭配品种5个,共计销售“两杂”种子38.9万公斤,比去年36.7万公斤增长6%,其中水稻16.33万公斤、玉米22.57万公斤,良种普及率达到97%。销售优质水稻种8.44万公斤,占水稻种销售总量的51.68%,全区以金优、福优、Ⅱ优系列优质水稻7万亩;销售优质玉米种16.48万公斤,占玉米种销售总量的73%,全区以临奥一号、协玉1号系列优质玉米5万亩;以渝黄1号为主的“双低”油菜2万亩。三是抓农业实用增产技术的推广。全区推广旱育秧、抛秧栽培技术达到15.6万亩,占水稻移栽总面积的84.7%。玉米主要推广肥球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达到17.2万亩,占玉米移栽总面积的95.5%。平衡施肥面积29万亩(其中水稻15万亩、玉米14万亩)。开展百名科技人员扶农促耕、组建促农工作队、送农业科技三下乡累计达2250人/次,开展各类培训42620人/次,印发技术宣传资料4.1万份,开展科技赶场135场/次。四是抓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提高技术普及率。分别在水田乡兴办了新品种玉米高产栽培示范片20xx亩,在黄溪和太极兴办了优质稻抛秧栽培订单农业和标准化高产栽培示范片各20xx亩,30个街道、镇乡兴办示范片3万亩,技术入户率达96%。五是抓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今年引进脱毒马铃薯“鄂薯3号”、“南中552”、“川芋4号”原原种1万粒、“鄂薯3号”原种6万公斤和一级良种8万公斤,在邻鄂镇建立中心繁殖基地200亩,在水田、水市等4个镇乡建扩繁基地200亩。引进天府9、10、11号花生500多公斤和苦荞500斤在我区进行种繁和试种50亩。积极搞好农作物品比试验示范,共涉及区域试验20个、41个组、398个品种(组合)。在技术规范上,水稻推行旱育秧和抛秧,面积分别达到11.7万亩和4.9万;玉米推行肥球育苗移栽和高山地膜覆盖栽培,面积分别达到15.9万亩和6300亩;薯类推行秋洋芋稻草覆盖栽培4000亩。
    2、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过程中,重点发展了草食蚕(地牯牛)和有机香菇特色蔬菜、茶叶产业化建设、中药材基地建设、冷水性鱼类养殖基地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以及猕猴桃基地建设等六项农业特色经济。
    一是抓以草食蚕(地牯牛)和有机香菇为主的特菜生产。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业主开发、订单生产、合同收购、部门服务”的工作方法,在8个街道、镇乡适宜种植区域种植草食蚕(地牯牛)1.2万亩,预计实现产量5000吨。在基地建设上,主要抓了面积规划、技术指导和检查验收等工作,并抽调13名技术人员深入到各片区,对生产进行全程技术指导与培训。同时积极扶持指导舟白镇有机香菇生产基地建设,该基地自去年建立至今,已生产香菇菌种15万袋,业主采取自己种与发动当地农户种植相结合,依靠农户的力量,填补了我区食用菌方面没有规模种植的空白,极大地丰富了菜篮子和平抑了市场菇价。
    二是茶叶产业化建设稳步推进。通过进一步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大力扶持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看好的两家龙头企业,发展茶叶生产加工,着力打造珍珠兰茶、老鹰茶两个茶叶品牌。重点对石会镇8000亩大户种植的茶园进行品种改良,改进了生产技术,提高了茶叶的种植、采收、加工生产技术水平。同时,计划在今冬明春发展优质高效茶园4000亩。
    三是中药材基地建设开始起步。围绕建设10万亩优质中药材产业化工程,采取业主开发的形式,已与曼地亚药业公司、武陵山GAP地道药材开发有限公司、先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三家企业达成协议。201x年,全区15个镇乡种植中药材面积达到6000余亩。在中药材种植中,涌现出了不少先进典型大户,如:中塘乡中塘村李茂奎种植太子参套玉米0.8亩,药材收入3800元;太极乡石槽村田景辉种植太子参套玉米0.7亩,药材收入3300元。典型的示范作用,为我区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板,基地建设有了良好的开端,探索了一条农民致富的路子。
    四是冷水性鱼类养殖基地建设全面完成。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建设标准,在今年春已圆满完成了蒲花河冷水性鱼类养殖基地建设任务。建成A、B两区不同类别的鱼池143亩。基地建成后,通过公开、公平竞争的方式,承租给业主方开发养殖。今年6月,引进福建厦门业主—黔兴养殖公司,将农业局承担实施修建的鱼池全部租赁给该公司进行南美北对虾养殖,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养殖见效,结束了长期以来黔江吃虾全靠外调的历史。还引进三纹鱼、鲟鱼、条纹鲈3万尾进行试验养殖。
    五是抓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促进蔬菜规模化发展。积极推行“无公害蔬菜技术规程”,以正阳镇20xx亩市级无公害蔬菜基地为依托,推广应用无公害蔬菜生产控制性技术,扩大无公害蔬菜基地规模。巩固了城周、正阳、中塘、冯家商品蔬菜基地,保持常年基地面积6000亩,落实订单蔬菜4000余亩(辣椒、糯玉米等)。与此同时,着力打造蔬菜绿色食品品牌,目前我区已经取得绿色食品产品认证3个(大西南牌五香牛肉干、鲜牛肉,晶珠牌草食蚕泡菜),市级名牌农产品3个(珍珠兰茶叶、蓬江地牯牛、晶珠牌草食蚕泡菜),部级名牌农产品1个(蓬江牛肉脯),正在申报认证绿色食品品牌3个(珍珠兰茶叶、蓬江牛肉脯、地牯牛)。
    六是猕猴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与相关部门一道,引进苍溪恒丰商贸公司,在金溪镇发展猕猴桃基地4000亩,今年初挂果面积300亩,公司收购价7—9元/公斤,进入盛果期亩产将达到1000公斤以上,亩平收入6000元以上。计划今冬明春在水田、太极、新华、金溪新发展猕猴桃基地20xx亩,按照“沼—猪—果”模式进行建设,力争把猕猴桃基地做大做强,带动农户增收。同时,引进名优水果品种40余万株在沙坝脉东村建立果苗繁育基地40亩。

[1] [2] [3]  下一页

,重庆市黔江区农业局2017年度农业局工作完成情况自查总结
《重庆市黔江区农业局2017年度农业局工作完成情况自查总结》相关文章

tag: 暂无联系方式自查报告,自查报告范文,个人自查报告,教师自查报告,报告汇报 - 自查报告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