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三政治教案模板,高中政治教案,
高三上学期政治《实践的特征及其对认识的作用》复习教案,http://www.2xuewang.com
课堂思考:对待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从本本出发,还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为什么?
我们一定要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2)对待学习知识目的的两种态度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是把知识作为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或者作为鉴赏的古董,或者作为哗众取宠的资本,如果是这样,学习的知识再多,也是毫无意义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就是为了将来更好地投身实践,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决定了一切认识正确与否最终只能由实践来检验。
(1)原因:是因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过程:一般说,以一种主观认识为指导改造客观事物,如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则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反之则是错误的。但是注意并不是“凡引导实践达不到预期目的的认识都是错误的认识”。因为任何理论都具有相对性和条件性,必须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系统考察实践结果。
(3)防止:把主观认识或者客观对象当作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因为,它们都不具备把主观和客观联结起来的特点。
(4)联系:“三个有利于”和“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
(5)注意:承认实践标准,但不能否认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4、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的根本任务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认识的根本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指导实践。
四、关于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
1、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实践和认识是辨证统一的关系。否认前者是唯心主义认识论;否认后者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
2、基本方法
(1)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实践、勤于实践和善于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发展、完善自己的知识;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提升自己素质;在实践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2)因为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和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坚持真理、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3)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因此,我们青年应该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
热点引导:1、深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背景材料】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
【分析点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了我们党的思想的发展。
(2)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归根到底是为了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3)实践对认识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具大指导作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农村税费改革
【背景材料】
据20xx年7月16日《人民法院报》报道:新华社记者在湖北省大别山区采访,在农民肖安民家发现一本完整记载了13年各项负担的“家账”。从这本“家账”中可以看出,税费改革前,农民负担逞上升趋势。而税费改革后,家民负担大幅度下降,生产热情有所回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积极稳妥,分步实施”的方针,国务院决定2002——20xx年进一步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进行改革试点的省份主要是农业大省和粮食主产省,等积累起可行的经验,向全国农村推广。实践表明,中央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改革政策措施符合当前农村实际,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得到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
【分析点拨】
1、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税费改革的方针政策,以及改革试点的经验来源于农村工作的实际和税费改革的实践。同时对不断扩大的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和农业、农村、农民工作起指导作用。且实践已证明中央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税费改革的实践是可行的。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税费改革堵住了加重农民负担的口子,改善了干群关系,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农村生产力。充分说明了党和国家尊重农民的利益,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工作原则。
针对练习
1、在实践的基本特征中最能表现实践本质的特征是(C)
A.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C.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D. 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2、实践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是指(A)
A.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活动
B.它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C.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D.它是处理人类社会关系的活动
3、浙江省萧山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一大批陶、石骨、木器,被专家认为是一个新的、独立的考古学文化类型,显示出浙江及我国东南地区传统的河姆渡文化与马家浜——良渚文化之外的“第三力量”。这一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人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④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实践表明,中央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改革政策措施符合当前农村实际,改革试点进展顺利,得到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衷心拥护。农村的税费改革,依法调整和规范了国家、集体与农民的利益关系,将农村的分配制度进一步纳入法制轨道,堵住了加重农民负担的口子,改善了干群关系,增加了农民收入,保护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农村生产力,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步骤,极大地促进了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据此回答4—5题
4、农村的税费改革属于(B)
A、生产实践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
D、既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又是科学实验
5、实践表明,中央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极大地促进了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段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有(C)
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志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高三上学期政治《实践的特征及其对认识的作用》复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