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学习教育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考诗歌赏析夜筝赏析_白居易夜筝赏析

夜筝赏析_白居易夜筝赏析

12-26 13:49:13   浏览次数:935  栏目:高考诗歌赏析
标签:高考诗歌赏析,高考诗歌鉴赏, 夜筝赏析_白居易夜筝赏析,http://www.2xuewang.com

《夜筝》赏析_白居易
    白居易
紫袖红弦①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②。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夜筝》重点字词解析
  ①“紫袖”、“红弦”,分别是弹筝人与筝的代称。②暗低容:
愁容满面的样子。
 《夜筝》赏析
    白居易的的这首 《夜筝》,开篇以明月夜中,乐妓弹琴写起,“紫袖红弦”暗示出弹筝者的乐妓身分,也描写出其修饰的美好,女子弹筝的形象宛如画出。  次句写到弹筝。连用了两个“自”字,这并不等于说独处,而是旁若无人的意思。它写出弹筝者已全神倾注于筝乐的惰态。“自弹”,是信手弹来,“低眉信手续续弹”,得心应手;“自感”,则见弹奏者完全沉浸在乐曲之中。唯其“自感”,方能感人。“自弹自感”把演奏者灵感到来的一种精神状态写得维妙维肖。旧时乐妓大抵都有一本心酸史, 《夜筝》中的筝人虽未能象琵琶女那样敛容自陈一番,仅“暗低容”三字,已能使人想象无穷。  音乐之美本在于声,可诗中对筝乐除一个笼统的“弹”字几乎没有正面描写,接下去却集中笔力,写出一个无声的顷刻。这无声是“弦凝”-是乐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无声是“指咽”,是如泣如诉的情绪上升到顶点所起的突变;这无声是“声停”,而不是一味的沉寂。正因为与声情攸关,它才不同于真的无声,因而听者从这里获得的感受是“别有深情一万重”。 
   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不仅引导读者发现了奇妙的无声之美(“此时无声胜有声”),更通过这一无声的顷刻去领悟想象那筝曲的全部的美妙。  《夜筝》全力贯注的这一笔,不就是《琵琶行》“冰泉冷涩弦凝绝,疑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情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节诗句的化用么?  但值得注意的是,《琵琶行》得意的笔墨,是对琶乐本身绘声绘色的铺陈描写,而《夜筝》所取的倒是《琵琶行》中用作陪衬的描写,这又不是偶然的了。清人刘熙载说:“绝句取径深曲”,“正面不写写反面,本面不写写背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艺概》)尤其涉及叙事时,绝句不可能象叙事诗那样把一个事件展开,来一个铺陈始末。因此对素材的剪裁提炼特别重要。诗人在这里对音乐的描写只能取一顷刻,使人从一斑见全豹。而“弦凝指咽声停处”的顷刻,就有丰富的暗示性,它类乎乐谱中一个大有深意的休止符,可以引起读者对“自弹自感”内容的丰富联想。诗从侧面落笔,的确收到了“睹影知竿”的效果。

问刘十九赏析_白居易的《问刘十九》赏析 暮江吟赏析_白居易的《暮江吟》赏析 同十一醉忆元九赏析_白居易的《同十一醉忆元九》赏析 杜陵叟赏析_白居易的《杜陵叟》赏析 忆江南(三首其二)赏析_白居易的《忆江南(三首其二)》赏 卖炭翁赏析_白居易的《卖炭翁》赏析 长恨歌赏析_白居易的《长恨歌》赏析 钱塘湖春行赏析_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赏析,夜筝赏析_白居易夜筝赏析
《夜筝赏析_白居易夜筝赏析》相关文章

tag: 暂无联系方式高考诗歌赏析,高考诗歌赏析,高考诗歌鉴赏,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考诗歌赏析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