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公文文档中心报告汇报社会实践报告商学院寒期社会实践报告--访济南特殊教育中心

商学院寒期社会实践报告--访济南特殊教育中心

12-26 13:24:43   浏览次数:989  栏目:社会实践报告
标签:社会实践报告范文,社会实践报告格式, 商学院寒期社会实践报告--访济南特殊教育中心,http://www.2xuewang.com
商学院寒期社会实践报告--访济南特殊教育中心  

作者:赵婧 

同在一片蓝天下 

弱势群体是我们的社群中的一些能力有障碍的人。这个群体由于生理或心理的缺损,在心理上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与正常群体疏远,无法发挥自己在家庭及社会的角色,以至自己和社会都觉得这个“存在物”是多余的,而常常使这个群体显得可怜及无助。在文明的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本应该是每个人的最基本权利,然而,由于世俗的偏见,意识的愚味,甚至是体制的桎梏和权利的腐败却无法使“众生平安”、“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至理名言,难以在社会中普遍实现。故而仍有着一些残疾者及其亲友们因前景迷茫而失望,生活困窘无助而气馁,甚至无法抗拒的心理折磨,而导致悲剧连连。尤其是那些连自己生命都不会珍惜的智障儿、自闭儿、精神病患者,更是处在社会的边缘,而嗷嗷待哺,其亲友也常常无法摆脱阴影的笼罩而走向“极端”。 

随着社会对残疾人的重视和助残爱残工作的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残疾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起来,给残疾人的学习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为他们将来的就业,自力更生和服务社会打下了基础。 

为响应党中央关于建设和谐社会和学校鼓励学生有效利用寒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201x年1月22日至26日,我和山东科大的一名同学一起来到了山东省济南特殊教育中心,参加了为期5天的学习参观实践活动。济南特殊教育中心前身是济南盲聋哑学校,始建于1947 年,是全国较早的规模较大的特殊教育学校之一。有教学班27个 ,学生300余人,涵盖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学生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三级教育。我们此次参观实践的目的旨在了解济南市残疾儿童的教育现状,并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残疾儿童予以帮助和支持,给他们送去一点温暖和鼓励,为共建和谐社会做一份贡献。 

虽然正值寒假,但还有很多残疾同学留在学校,他们或者因为家庭条件不好想在济南打工赚钱,或是因为觉得在这里有同学和老师可以跟他交流,可以在一个温暖,没有歧视的环境中生活。我们事先了解到盲孩子写盲文需要挂历纸,就搜集了一些带给他们。即使是这样微不足道的帮助,换来的确是他们饱含感激的回应。 

在特教中心的这几天我们参观了他们的教室、宿舍,参观了残疾儿微机室、聋儿语训室、低视教室、职业教育操作室、康复室等专业教室,以及按摩诊所、新特餐厅、花卉大棚等实习基地,还参观了全部由残疾儿童操作的烹饪、面点、服装设计等等,了解了残疾儿童的日常生活学习条件。可以说,我们社会还是给与了残疾学生较好的物质条件,使他们可以像我们一样学习生活。 

在实践期间,我们分别跟盲、聋、智障学生一起吃饭、聊天、打球,并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同学打扫了宿舍。我们给他们讲一些我们知道的趣闻故事,给他们讲大学的生活,他们教我们盲文、哑语。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聋哑学生篮球队的队员技术真是了得,令我这个自认为有两下子的甘拜下风。我们还一起联欢,表演节目。这些残疾学生的多才多艺让我们折服。盲人学生的合唱,聋哑学生的舞蹈……他们在身体上也许有缺陷,但他们在舞台上,一样的自信,一样的专注,不禁被他们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折服。跟他们在一起聊天,感受到的是一种质朴热情,一种纯净如水,一种积极向上,一种对生命的热爱。 

通过跟他们在一起的这五天,我们对残疾人,特别是残疾学生的生活有了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纠正了我们的很多误解,让我们对如何帮助残疾人有了新的认识。 

诚然,残疾人的成长道路上充满了艰难和困苦,他们在发展的道路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但他们更是跟我们有着同样权力地位的人,而且他们更加具有坚强的性格。随着逐步的走进这些社会所谓的“特殊群体”,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与我们想象中不同的氛围。他们的乐观、开朗深深的感染了我们。其实逐步深入的了解告诉我们,他们是不幸的并不可悲,他们同样可以拥有美好的未来,甚至在自立方面做的比我们更好,在某些方面有我们健全人所没有的天赋。例如在此中心学习的盲人朋友们会选择按摩作为他们的职业,而很多聋哑人则在这里学习美术。只要及早制定人生目标,他们同样会获得进步的动力与源泉。谁能想象展室中的各类精美作品皆是出自这些残疾学生之手,谁能想象他们能通识各种职业技术,很多毕业生在事业上已经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www.2xuewang.com
他们的自强不息令我们敬佩,但众所周知,人的发展不单要靠个人努力,也要依靠环境和机遇,也要靠周围人的必要时候的支持和帮助。而我们现在为他们做的,也许是几所特殊教育学校,也许是几家残疾人特招单位,也许是残疾人接纳单位最低接受残疾人比例的法规,也许是在助残日当天所做的大张旗鼓的宣传活动和捐款,等等等等。但,我们做的这些,也只是集中在某些领域某些日子。其实,我们的残疾人朋友最需要的,不是把他们当作我们中的另类来照顾,而是给他们像对正常人一样的尊重,一样的关爱,一样的机会。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家残疾儿童学校的孩子到社区做好事,为大家擦皮鞋,多数人都是予以拒绝,有些是感到厌烦,有些是认为“罪过”,总之是不接纳;当孩子给人们分发他们自己用零料做的环保垃圾袋时,人们的普遍反应是要钱就不要,免费就收下。这只不过是一件小事,但它同样体现了我们这个社会对待残疾人的一种态度。助残日设立这么多年了,对待残疾人的观念并无太大的变化。如何对待残疾人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在这个问题上,从政府到社会,乃至每一个个人要解决的首先是观念层次的问题。残疾人的身体、智力等方面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有了缺陷,但他们和所有健康的人一样也是这个社会的成员,他们最需要的是尊严、是平等对待。以往我们总是过多地提倡帮助、关爱他们,总是先想到他们的缺陷,强调他们不能做什么,而很少考虑他们能做什么,这就是平等意识匮乏所致。实际上有些残疾人虽然在某些方面有缺陷,但心智很健全,生活态度积极向上,而且不无自食其力的能力,不少人在某些方面甚至有过人的天赋。既然残疾人的存在是社会的必然,社会应无条件地接纳他们,而不是歧视他们、无视他们的存在,仅仅把他们当作关怀对象。残疾人首先是人,对他们的尊重就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这样的尊重必须体现在平时的生活中,而不是某个特定的日子、某些特定的场合。对残疾人来说,这样的尊重要比捐钱、捐东西远为重要。 

当然,残疾人在自立的过程中确实会遇到很多他们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这些健全人去积极,热情的帮助他们。面对残疾,医学的力量也许是有限的,但爱和团结的力量是无限的。然而,本该早已深入人心的关爱残疾人的观念在执行时却很不尽如人意。由此所引发了我们关于助残日问题的思考。每年到了全国助残日前后,助残就会成为新闻媒体、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捐物、捐款者有之,以各种方式献爱心者有之,对此我们自然不能加以否定,毕竟这是在做好事;但仅仅走到这一步是远远不够的,助残是长期性的社会事业,更多地应该体现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而不是停留在“活动”中,更不能停留在一个“节日”上。现在的助残日活动中存在着很多弊端,形式主义的成分太多,实质性的内容太少,过节时搞得轰轰烈烈,事后则是冷冷清清,这与国家设立助残日的初衷是不相吻合的。比如助残日一到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残疾儿童学校的学生从早到晚都被一场接一场的联欢会、爱心活动以及电视摄像镜头所淹没,说得难听一点,这些孩子不过是人们“助残”、“献爱心”的道具罢了。而过了这一天,一切照旧。真想帮助他们,我们就应该做一些实际的事。比如现在很多地方没有盲道、没有无障碍设施,公交车往往也没有方便肢残者上下车的设施,完善这些公共设施政府固然负有主要责任。但有些地方,已经建了盲道、已经有了无障碍设施却形同虚设,不是停着自行车,就是被小汽车挤占,或者成了自行车道,无法发挥正常的功能。 
  由此看来,“助残日”要走出形式化的困境、“献爱心”的老套,还是得从普及新观念入手。在发达国家早已形成这样的观念,“只有残疾的社会,没有残疾的人”。国人要达到这样的认识高度恐怕还需要时间,认识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但全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那些陈旧、落伍的观念必须改变,现在国家不是正倡导“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吗?这个“以人为本”中的“人”毫无疑问包括了残疾人在内。让他们真正融入主流社会,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更健全、更体面。我相信这也正是设立“助残日”的目的所在。 

残疾人事业是一项公益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更是一项慈善事业,需要政府和会社会的共同关怀和支持。良心使然,道义使然,责任使然!让我们向渴望平等的残疾孩子献出友爱之心,伸出友爱之手,扶助他们回归主流,走和社会。为最终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崇高目标而努力奋斗,为建立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努力!   

,商学院寒期社会实践报告--访济南特殊教育中心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