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公文文档中心报告汇报工作报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湖北农业发展再作新贡献 在湖北省农学会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湖北农业发展再作新贡献 在湖北省农学会

10-20 12:52:57   浏览次数:406  栏目:工作报告
标签:工作报告格式,工作报告怎么写,工作报告范文,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湖北农业发展再作新贡献 在湖北省农学会,http://www.2xuewang.com
201x年元月16日,省农学会参与承办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专家座谈会,12位专家就油菜、畜产品、水产品、农业结构调整及粮食区域布局等提出了建议。
201x年12月付廷栋、熊远著、敖立万、陈亿毅九位长期工作在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生产第一线农学会会员向俞正声书记提出“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切实保障科教兴农资金投入的建议”,受到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 俞正声、罗清泉、周坚卫等都作了批示, 目前省直有关部门正在进行专题调研。
结合全省农业科教事业,组织有关专家对全省农业科教现状进行了调研,协助制定了“关于加强农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实施方案”、“关于改革完善农业科技体制,放活农业科技人员的实施意见”、“湖北省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行动”等一系列意见和方案,协助撰写了“关于实行农科教紧密结合,推进湖北经济发展”的报告。这些建议和方案为制定 “湖北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提供了科学依据。
活跃在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第一线的广大会员,结合本地实际进行调研, 向当地政府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新洲会员周焰金“发展都市农业迎接入世挑战”, 荆门会员陈刚友“荆门市农民增收途径实践与思考” 。
2、开展项目咨询,服务地方经济。
201x年,受农业主管部门委托,省农学会组织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的有关专家对“‘十五’湖北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规划”和12个相关项目进行了咨询论证。同年组织土肥、环保、种植业及汉江沿线五县市农业部门专家就“南水北调对湖北农业生产的影响”这一专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咨询论证,沈康荣等会员就南水北调工程对十堰农业的影响和解决办法向市委和市政府作了专门建议,为地方区域经济开发和规划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
国家科委在大别山区开展的科技扶贫工作使得大别山区崛起了板栗、蚕桑、茶叶等支柱产业,山区人民因此摆脱贫困,并走上致富之路。为巩固成果,进一步优化产业,阻止返贫现象发生,201x年,受省科技厅委托,省农学会会员李崇光博士撰写了大别山科技致富工程总体规划,并邀请对大别山支柱产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张力田、钟兆基、刘付等三位研究员对规划提出了修改意见,积极为“十五”实施大别山科技致富工程献计献策。
为了加快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共30项)的实施,学会组织有关人员连续参加了两届 “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学术研讨会(201x-201x年),并就我省科技园区建设进行了探讨。许敏等鄂西会员结合本职工作, 对创办高新科技示范园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大力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
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促进农科教结合、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是本会的主要任务。湖北省农学会的广大会员主要分布在地、市、县, 长期从事农业农村工作,多年来他们以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主线,在科技普及和提高农民素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提高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
依托农业干部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及各市州县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广大农学会会员开展了“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了“绿色证书工程”,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培训农业管理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及农民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十年来累计有12.8万农民接受绿色证书岗位培训,4.1万人参加青年农民科技培训,6万多农业管理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受到岗位培训,8万多农民接受专业技术岗位培训。农业继续教育和培训使湖北省农业干部和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显著提高。黄冈会员陈佳治参与承办了黄冈市乡镇干部现代农业科技培训班, 参加培训人员达100多人, 培训内容涉及到生物技术、现代农业等七个方面, 反响很好。 
2、积极搞好先进适用农业技术推广
一是部分农学会会员参与编制和磷选“湖北省农业重点示范推广技术项目”为广大农民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信息,引导全省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二是广大学会会员以“种、肥、药、饲料”四类产品为核心,着力推广优良种子种苗、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设施农业技术、新型农业生产资料、动植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农产品加工、特种动植物高效种养技术、农业新机械新设备新材料等实用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推动主导产业的发展。三是组织实施农业重点示范推广新技术项目,办样板搞示范,提高了农业科技的到田率、入户率。
3、编辑农业技术书刊
先后组织编辑了“农业科学家服务台丛书”、“农业产业化技术丛书”、“库区培训教材丛书”及“灾后农业生产自救手册”等农业科技书刊60余万册,通过实施项目或科普活动分发到农民手中,为农业生产服务。
4、送科技下乡
根据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委的要求和步署,省农学会每年都组织各方面专家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如“大别山农民科技节”、“送科技下乡,促春耕备耕,帮农民增收”活动、“全国秋冬季送科技下乡”活动、“科技赶大集”活动、“科普列车老区行”活动等。201x年按照《关于我省开展“6.29”全国科普行动日的通知》的要求,制订了“湖北省农学会全国科普行动日活动方案”,结合全国农业科技年活动深入开展以“湖北省农业科技年活动”为主题的科普行动。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活动为农民送去了大量优质种苗种子如柑桔、板栗、茶树等苗木和油菜、水稻、蔬菜种子、农用薄膜、农机具及电脑等农用物质和信息设备,分发的技术资料每年都在10多万份以上,现场咨询和技术培训班人数在5万人以上。
5、利用媒体加强科普宣传
在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湖北经济台、湖北电台、楚天电台及科技日报、农民日报和湖北科技报等宣传媒体的支持下,就我省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转化应用、农民转岗培训、田间学校、送科技下乡、致富典型等进行深入宣传。根据季节和农时的变化,合理安排专栏内容,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
为调动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营造科教兴农、科技致富的良好氛围,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201x年省农学会与有关部门和单位一起参与组织了全省农民知识大奖赛,并在湖北电视台举行总决赛。湖北省代表队荣获中南赛区第一名。
二、学会组织建设
1994年,湖北省农学会首次向省民政厅作了年检登记,并办理了社团法人代码证书,确立了省农学会作为社团组织的法律地位,为学会发展和活动走向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本届理事会一共召开了三次常务理事会议和多次秘书长扩大会议,提出了增设学术交流部和专家咨询部的建议。
由于工作岗位变动,经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决定,增选刘志斌为学会秘书长,张承祥为副秘书长,增选刘志斌、贾公璞、陶采成等三人为理事,增选刘志斌、戴凯书为常务理事。
为确保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在秘书长扩大会议上,就湖北省农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筹备事宜进行了研究,并于201x年10月成立了湖北省农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筹备领导小组,以“二十一世纪湖北农业”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征集论文117篇。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会会员的基本情况,更好地发挥学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我会也于201x年初向各分会下发了关于做好老会员登记和发展新会员工作的通知。目前,已收到个人会员登记表1000余份,团体会员登记表5份。 
三、工作经验
十年来,湖北省农学会本着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积极组织会员开展调查研究、科技普及和科技咨询活动,为湖北省的农业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工作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咨询活动,发挥省委、省政府的参谋助手作用。
我会作为湖北省农业的综合学会,是省委、省政府联系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充分体现学会工作特点,善于抓住农业工作的战略问题、重大问题,在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积极献计献策,为省委、省政府制订农业政策、实施重大农业项目作好参谋,组织召开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重视和支持。
(二)热心学会工作的农业科技工作队伍,是学会开展工作的重要保障。
湖北省农学会是由农业科技工作者及相关单位、团体组成的一个社会公益性、学术性的群团组织,广大会员是促进农业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与推广,促进农业科技人才的成长与提高,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振兴湖北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力量。十年来依靠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及学会理事单位开展工作,许多建议、政策制订都是靠有关单位召集并集中专家智慧和生产实践经验之后才形成的,许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也都是在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倡导或身体力行的情况下完成的,一支热心学会工作的农业科技队伍,是保障学会工作的顺利开展的重要力量。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湖北农业发展再作新贡献 在湖北省农学会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 作文大全 |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