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工作报告格式,工作报告怎么写,工作报告范文,
2017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http://www.2xuewang.com
201x年1月23日在重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201x年02月05日 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 王鸿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重庆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x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扎实开展“执政为民、服务发展”学习整改活动,推动思想解放、观念更新,促进改革发展;精心谋划打好“直辖牌”和“库区牌”,突出重点和难点,针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大了对发展库区产业、解决移民就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民生和建设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政策支持力度;全市人民万众一心,成功战胜了百年不遇特大旱灾,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建设出现可喜变化,社会保持安定有序。
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去年主要目标和任务,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外,均完成或超额完成。一是经济增长较快、效益趋好、物价总体平稳。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486.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地方财政收入529.5亿元,增长30.5%;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2.4%。二是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全社会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9%和1.7%;主城区空气质量满足优良的天数达到287天,比上年增加21天。三是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41.5万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70元,增长12.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874元,增长2.3%。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正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主要成效表现在:一是投资保持适度较快增长,投资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51.8亿元,增长24.9%。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的28%提高到30%。二是消费需求持续走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3.6亿元,增长15.4%,为直辖以来最高。三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商品住房供应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四是金融业稳健发展。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5587.5亿元和4443.8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16.9%和17.6%。保险机构保费收入增长27.6%。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下降到6.44%,利润增长140.6%。
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三次产业比重为12.3∶44.0∶44.7。重点产业发展集约化、集群化趋势增强,工业企业进一步向园区集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0.6%,新产品产值增长39.5%,利润总额增长35.3%,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工业企业集团达到8户。实施名牌战略取得实效,新获中国名牌11个、中国驰名商标4件。积极扶持创意产业发展。主城区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商圈的集聚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实施旅游大项目带动战略,全年旅游项目合同引资额突破100亿元。
突出自主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制定并实施重庆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建立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软贷款专项;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科技贷款贴息专项;市级应用技术研发资金增长20%以上。新增国家重点新产品21项,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38.2%,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
全面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加大主城区扬尘、二氧化硫和机动车尾气污染整治力度。关闭电镀厂28户、铁合金厂6户、小煤矿230个。完成退耕还林90万亩。加强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等主城“肺叶”保护。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2%。完成主城区内环高速公路改性沥青铺设。治理次级河流水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文化娱乐噪声污染取得初步成效。全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6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超过70%。
(二)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扩大移民就业。进一步理清库区发展思路,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出台了支持库区产业发展、促进移民就业、建立主城区对口帮扶库区重点区县新机制等33项政策举措。当年落实库区产业发展基金13.3亿元。三峡库区星火产业带建设顺利推进。加大库区招商引资力度,协议引进资金210亿元。开展院士专家库区行活动。免费培训移民11.8万人,新增城镇移民就业2.9万人、农村移民劳动力转移就业3.1万人,有条件的城镇移民“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了就业。全面完成三期移民任务,保证了三峡工程156米水位成功蓄水。启动四期移民,搬迁安置8万人。库周绿化带建设、三期地质灾害治理、移土培肥一期等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库区水质保持稳定。
(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力度。实施“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编制完成1000个实施村规划。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造中低产田土50多万亩,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7390公里,修建村社便道2000公里。开县鲤鱼塘水库、“泽渝”一期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展较好,渝北观音洞水库开工建设,整治销号病险水库135座,新建小型水源3万处,新增农村自来水受益人口31万人,又有100.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新增农村“一池三改”示范户6.44万户。完成农村“户户通电”11.6万户。实现了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中国移动通信农村信息网在我市开通。建设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中心1000个。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基础更加牢固。深入实施“三百工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300多家。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工作。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大幅度提高。重点中心镇经济实力增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6.7%。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劳务总收入增长18.5%。在11个区和经开区、高新区开展了进城务工人员服务和管理试点工作。
(四)加快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大对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支持力度。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环八射”20个项目共1152公里高速公路加快建设,万州至开县高速公路通车。建成县际公路570公里。龙头寺火车站投入使用,渝怀铁路客运开通。江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800万人次。加快推进寸滩集装箱作业区、万州港区江南集装箱作业区一期等港口建设。轨道交通二号线全线实现试运营,三号线开工建设。石板坡长江大桥复线桥通车,悦来嘉陵江大桥开工建设,朝天门长江大桥、嘉华嘉陵江大桥、菜园坝长江大桥、鱼洞长江大桥按计划推进。
指导万州、涪陵、黔江、江津、合川、永川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制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通过安排建设专项补助、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资金、国家开发银行技术援助贷款和增设金融分支机构等措施,推动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大力推进国有企业资产重组,14户市属国有重点企业实现战略整合,区县国有商贸企业改革全面展开。处置国有企业不良债务80亿元,清偿国有企业拖欠职工“三金两款”4.4亿元。成功调期保值政府主权外债800亿日元。国有企业营运质量明显提高,市属国有重点企业集团资产总额达到4376亿元;所有者权益达到1110亿元,增长17.2%。稳步推进水、电、气、煤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实施主城区公共交通汽车客运营运与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开展乡镇综合改革试点。启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试点。
深化金融改革。西南证券公司实现重组。市商业银行剥离债务,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股本金增至20亿元。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达到全国同行业先进水平。组建三峡库区产业信用担保公司、中新大东方人寿保险、安诚保险、银海租赁等一批新的金融机构。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启动9户市属国有重点企业整体上市工作,完成26户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市城投公司、开投公司等企业发行企业债券30亿元,化医控股发行短期融资债券14.7亿元,渝开发实现股权融资14.5亿元。
坚定不移地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放宽出资限制、减免工商规费、改善金融服务等政策措施。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到55家;实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计划,新增中小企业贷款150亿元。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长18.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1%。
[1] [2] [3] [4] [5] [6] 下一页
,2017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