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学习教育教学计划学校工作计划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12-26 13:35:52   浏览次数:236  栏目:学校工作计划
标签:学校工作计划范文,小学学校工作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http://www.2xuewang.com
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地方也要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建设。 
  继续实施初中后教育的分流,从各地实际出发,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全国高中阶段职业 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应保持现有比例,努力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极少数尚未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对不能升入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应实行职业技术培训; 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已基本合理的地区,要把职业教育工作重点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可发展部分综合高中,推迟到高三年级分流。要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需 求进行科学预测,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对各类新就业人员进行时限和形式不同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等职业教育要改革专业和课程结构,实行弹性选课制度,提高培养质 量,使毕业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变化的需要,努力在各地办出一批有较高社会声誉的职业技术学校。 
  37成人教育要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通过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使各类下岗和转岗人员都能接受不同层次和年限的职 业培训或正规教育,为再就业工程服务,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积极为企业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促进企业、学校与政府其他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开展社区教育 的实验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和行业发展趋势,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健全教育、考 核、使用相结合的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基金,促进继续教育基地和网络的建设。还要加强公务员培训教育,健全培训机制,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38加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及招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力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在政府的指导下举办各种形式 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走产教结合的道路,调整学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创业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实行更加灵活的教学模式,努力办出特色,更好地 为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各类教育统筹的综合改革,促 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农村教育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扫盲工作要与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切实巩固脱盲的成效,把脱盲与脱贫 结合起来。今后3~5年,使全国大多数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毕业生或肄业生能够在从业前后接受一定方式的职业技术培训,包括“绿色证书”培训,使一部分人掌握一两项生产致 富的实用技术,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需要,特别要采取多种教育和培训形式,为乡镇企业和农村产业升级提供充足的、适用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调动各方面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39认真贯彻国务院对于社会力量办学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今后3~5年,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 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 
  要制定有利于吸纳社会资金办教育和民办学校发展的优惠政策。民办学校的教师和学生 ,在评定职称、业务培训、升学考试、社会活动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学生的同等待遇。国家设立社会力量办学表彰奖励基金,对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 
  40社会力量办学要纳入依法办学、依法管理的轨道。社会力量办学不以营利为目的,鼓励滚动发展。要完善法规建设,充实学校设置标准,健全管理体制,加强校容管理,严格 财务审计,不断提高教育和管理水平,鼓励现有学校发挥规模效益。 
  要保证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自主办学的法人地位,高等教育机构可面向社会自主招 生,依法自行颁发非学历教育学生的结业证书,也可组织学生参加国家举办的自学考试或学历文凭考试,取得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 
  41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要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进行试点。基础教育阶段要与改造薄弱学校相结合,高等教育阶段主要以地方高校和成人高校为对象,探索多种形式 的办学模式。在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中, 按照教育法律法规, 学校产权必须明晰,国有教育设施不得挪作他用,国有和公有资产不得流失。 
 
  十一、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切实增加教育的有效投入 
  42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转变把教育投资作为消费性投资的观念,要切实把发展教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把教育投资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投资,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各级财政要 认真落实已出台的筹措教育经费的各项法律规定和政策,特别是要保证做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要按照《教育法》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 产总值的比例,努力实现4%的目标。 
  逐步提高中央本级和省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所占的比例。自1998年起,中央本级财政按同口径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2000年,将此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左右,除按原有政策保 留目前每年由中央安排的教育专项外,上述增量部分主要用于振兴行动计划中中央财政支持和资助的项目。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也应根据各 地实际每年提高1~2个百分点。 
  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科技经费预算安排和确保教 师工资按时发放通知的通知》(国办发[1998]23号)的精神,从1998年起,各级财政每年 超收部分和财政预算外收入,应按不低于年初确定的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用于教育。 
  加强对城、乡教育费附加的征管工作,以确保足额征收并由教育行政部门商财政部门统 筹安排使用。积极支持勤工俭学、校办产业的发展,并对其继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在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的基础上,建立中华教育发展基金会,多渠道筹集教 育经费。 
  43加快高校筒子楼建设和危房的改造,争取到2000年基本解决高校青年教师住房困难。中央部委所属高校此项工程所需资金,中央财政予以专项支持,其余部分由学校及其主管 部门分担,改造后的筒子楼作为高校的公寓和周转用房。 
  44利用银行贷款,进一步加快中央部委高校的教职工住房建设。为解决高校教师住房困难、稳定高校教师队伍,在2000年前建设银行基础设施贷款中,安排一部分用于中央部委 所属高校住房建设,以支持利用学校自用土地,加快新建“经济适用型”住房,资金不足部分,应多渠道筹措解决。同时,要继续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安居工程”的建设。 
  45各级教育部门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深化教育改革,完善拨款制度,精简机构和冗员,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同时,加强对教育经费的审计与监督。 
 
  十二、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 作,把高等学校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46高等学校的德育工作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对全国青年和大学生提出的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 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的要求,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相关文章

tag: 世纪  计划  学校工作计划,学校工作计划范文,小学学校工作计划,教学计划 - 学校工作计划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