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教师读书活动总结,读书节活动总结,
读书会活动总结,http://www.2xuewang.com
对于我们的工作来说,不寻找借口我想可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在团队工作中淡化“我”的概念,永远想到“我们”。无论什么工作岗位,一支合作、齐心的团队总是富有顽强的战斗力。而一支不齐心、并且互相猜忌的团队,注定不能将一件事情或一个项目很完美的完成。
拥有完美的执行能力。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常常对主管或上司所布置的任务带有情绪。他们或是认为任务太难,根本没办法去在规定日期内完成;或是与上司的意见有分歧,认为上司的计划不够完美,而不愿去执行。其实,作为一名员工,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完美的执行上司所交给的任务,我们可以试着将工作做的更好,更完美,但千万不要表现自己的小聪明,去擅自改变上司的工作思路。只有上司果断的指挥加上员工完美的执行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当然,在工作的过程中,并非是去盲目的执行,而也应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否则,可能我们所做的工作反而给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而自己的努力也白白浪费了。
不找任何借口,它所培养的是一种习惯。如果我们试图去找借口,任何错误都是可以找到理由掩饰过去的。而久而久之,就会不自觉的把它当作了一种正当理由,不再认为是借口了。其后果不仅会使人越来越懒散,而且会将这种陋习带到生活,工作,甚至和朋友的相处中。所以我很欣赏军人们数年如一日的整队训练,无形中,他们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而这正是他们拥有铁的纪律的原因了。这种纪律和习惯不仅在军队中需要,在公司企业任何一个团队中,都需要,只有如此,每个人才会将把工作做得最好视为自己的一种责任,才会在工作中以最佳的工作态度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
正如书中所说,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好。因此,没有做好工作就不能有任何借口!
教管中心 张铁刚:
为什么美国才建立二百多年,却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世界企业500强中,在前50名中,美国占了16个。美国人相信是西点精神鼓舞着他们。他们相信“没有任何借口”,是支撑自己,支撑团队,以及支撑整个国家前进的力量。
任何人都知道,企业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要点滴积累,才能逐步强大。要热爱自己的事业。遇到困难不能退缩,要知难而上。出了问题,要勇于承担,不能推脱。
对个人是这样,对一个企业,对一个国家,均是如此。
其实这就是“没有任何借口”一书的主旨。
事实上,这本书的内容并不神奇。书中体现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吾日三省吾身”,这样的道理,几千年前的中国先贤就已总结出来,可惜我们虽然知道却未真正将这些箴言贯彻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为何我们和对手都了解同样的道理,对手成功了,我们却还在摸索?
我想答案并不复杂。他们做了,我们却在空谈。他们在实践,我们却在叫喊。他们在努力,我们却在推脱。这是多年以来的传统,我们没有继承祖先优秀的品质,却承袭了他们的缺点。“不愿承担责任”,这句话一下正中我们的痛处。
纵观世界,我们的国家不是最优秀的;放眼国内,我们的企业不是最优秀的;环顾四周,我本人不是最优秀的。应该责备谁?国家的领袖?企业的领导?真的责备他们?那么我呢?我做了什么?我是不是在推却责任?我本人做得不好难道是他们造成的?
真的,在读此书之前,我肯定会为自己没有做好的事情找一个适当的借口。但现在不是了。为什么要不思进取呢?
对于成功,只要有一个正确的目标,不懈的努力,从点滴做起,再加上“没有任何借口”来督促自己就够了。
课件制作部 钟宏:
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对知识和观念的理解确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书如果换一个书名,或许就不会这么畅销。但是却更容易让读者以平和的心态去阅读。
书,是一本修身养性的好书。如果抛开各种功利的因素,它倡导的是产生人类最伟大变革的源泉——自主性,乐观的心态,追求卓越的品质,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些都是个人成功的源泉。请不要随意的给她赋予太多的现实意义,那会让人感觉她不再圣洁,不再是人类理应追求的精神境界。谈到成功,我想在这里的意思是每个人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有一句话,希望对大家有启发,“中国人普遍比西方人要累,因为我们是用大脑生活,而西方人常常用心脏生活。”
每个人都应读此书,不管你处在什么位置。用心去读此书,不要带着功利的有色眼镜。扪心自问,书中所倡导的,是否能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修养,如果可以那就静静地思考,细细品味,慢慢转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本书的亮点,给出几个词汇:“追求、尽职、荣誉、双赢”
上一页 [1] [2]
,读书会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