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公文文档中心报告汇报实习总结报告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

12-26 13:24:43   浏览次数:669  栏目:实习总结报告
标签:会计实习报告,金工实习总结报告,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http://www.2xuewang.com
   我听完,说了声谢谢就离开了。我突然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心太高了!”我对自己说,整天想着北京上海广州的,就好像全国最好的媒体都是给自己准备好的一样。“你以为你是谁啊?你就是一个小本科生,你什么都不是!”我骂着自己。突然决定,“我要回河南!”于是就转身在用公共电话,拨通了大河报王守国副总编的电话(先前和王总是有过交往的),告诉他我现在北京,我想去大河报实习。他告诉我,你来吧,把学校的介绍信带上,但是要排队等的,因为要实习的人很多。我什么也没想,挂上电话,就去了北京西客站,买了第二天开往郑州的车票。 
  四、大河报阶段(201x年11月—201x年1月) 
  (一)初到“大河” 
   11月17日赶到郑州,见了大河报的王总,把实习介绍信交上,由于他对我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就没有过多的介绍自己。他说会安排办公室的人员给办理的,让我回去等通知。本以为要等好几天呢,没想到第2天上午,办公室的王老师就打来电话让我去一趟,我很是高兴,下午就匆匆赶了过去。王老师待我很是热情,说这是王总亲自安排的,他们已经给我找了个好老师,他是热线现场新闻部的部主任崔新建老师,我不经意看了见了自己介绍信上王总的批示,“大河报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实习费全免,以备留用。”我更是高兴,这一句话不说其他的,光给我节省费用就是600元啊!因为按规定大河报实习费用是每个月300元,且每个实习生只能实习2个月。我感激地很,心里就下定决心好好的实习做出点成绩来“回报”王总的知遇之恩。 
   刚好我正式实习的第一天19日是周六,报社是不上班的,但崔老师给安排我一个任务就是去公交车上暗访有人以假珠宝欺骗市民的事。我就一个人来回“无聊”的坐公交车,见了公交车就上,上了下,然后反复着。很不巧的是,直到周日中午仍然没碰上这些骗子。中午我正坐车从火车站回去时,突然接到崔老师电话,说既然你在火车站附近,那就现在赶到银基商贸城C区5楼天井,那里张贴了裸体男人广告引起了市民的争议。于是,忍着饿,赶到那里。是一家公司的男裤广告,上面是一个裸体男人的侧面图,广告语好像是“男裤,一摸周织造”,天井四周全是,估计大概有近100幅。确实挺招人眼的。大家看到了都是匆匆的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周围商店的服务员大都是未婚的姑娘,弄得一个个都不好意思往外看。采访了一些商户和顾客,回去就写了篇稿子,这也是我在大河报实习发的第一篇新闻稿《男裤品牌出怪招祭出裸男抢眼球 银基广告遭质疑》,并被新华网、人民网、QQ网、新浪网、东北网、TOM等广泛转载。效果还不错,不久他们就将这些不雅的广告给撤下,又重新换了新的广告。这让我感到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力量。 
   
  (二)牛刀初试 
   接着做了篇“坐月子房”的稿子,因为郑州本地居民有说法女人生完孩子后坐月子只能在自己家里,若在房东家会坐月子,会给房东带来血光之灾的。于是房东都拒绝外来人在自己的房子里面坐月子,但外地人总要生孩子的,于是有人抓住了这个又有迷信而带来的商机,做起了高价出租“坐月子房”的生意。我就在几个都市村庄里找他们“出租坐月子房”的小广告,然后以自己的妻子就要生孩子要找坐月子房为由进行了暗访。还到了他们的月子房地点边看边问些关于价格以及有关情况,并和一个正在那里租房坐月子的一家谈了一会。最后写了篇“老风俗巧出新生意 “月子房”红火出租”的新闻稿被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等转载。对这一现象做了解释报道,对广大市民进行科学的引导。 
   有一次,我看我们的线索系统是,看到一个市民来电说“自己知道列车上所卖袜子的内幕,以前自己也做过这个。记者可以与我联系,电话是……”。我一想,呵呵,这正是我所渴望的揭黑式报道了,就给他联系了一下,果然这个人知道许多内幕,告诉了其中的欺诈及其欺诈消费者的手段。于是我和他一起从郑州上了列车做调查。果然在郑州开往深圳的列车上刚开到商丘境内时这些人就出来活动了。我假装对袜子有意思跟踪做了偷录,将他的一些言辞进行了录音,也为我后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也为可能的投诉提供了证据。然后,从商丘下车,又赶紧坐回郑州的郑州客运段的一趟列车,同样,进行了偷录偷拍。第二天又去了郑州客运段采访了路风纠察办公室主任。后来,崔老师和我们的摄影记者又上了两次车,最后在1月11日大河报的河南新闻调查版上推出了我们一整版5000字的调查报道——《保健袜根本不保健 “袜子帮”一骗二蒙三忽悠》。对所谓的益麻保健袜进行了揭露。后来,我在从上海到徐州的列车上,发现他们的袜子公司做了转移,退出了郑州客运段的市场,但又和徐州客运段进行了“合作”,我也只好默认,新闻也不是万能的,这与我们国家的体制有关,不是一篇报道就能解决的事。这是我从抓线索到跟踪采访到写作基本上独立做的第一篇被列入热线部选题的重磅大稿。 
   后来,郑州市出台了自行车看管费用的新规定,把看管费用规定为一次一角,而且10分钟以内免费,这引起了广大看车工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我和崔老师分工进行了调查。我一大早冒着风雪骑自行车到二七广场和火车站附近的大型商场的停车场上进行了现在观察调查,然后又到市政府的民政局进行了采访。最后写出了被总编评为本报亮点的河南新闻调查版的报道,一刊发,就被人民网、新华网、TOM网等网站转载。 
   
  (三)通达现场  
   201x年1月19日,郑州雪依然再下,全城已经覆盖上厚厚的一层,上午接班级的刘启银到我住处后,来到报社,崔老师不在,我知道他是在外边值班车上跑新闻了。我就给他发了短信告诉他,我已经来到报社,可以跟随他采访了。他回到:“我在郑东新区的龙湖采访,不可能回去,市内的新闻我转给你,你跑。” 
   不到半个小时,他打来了电话,“陈寨工业园一仓库坍塌,有人正在抢救,你排除困难,尽快赶到啊。地点你自己联系了,我正忙呢。” 
   我知道陈寨的大概位置,是在北郊,远远的。道路上满是雪,我的自行车又没带,怎么去。到线索系统上查到了电话,问了问情况,得知可能并没有人在里面,只是砸了几辆车,就和崔老师打了电话,告诉他并没有人在里面,他一听,急了——“下雪天,你不要蹲在办公室里,有没有人都要到现场!”话语斩钉截铁。然后,我就冲了出去,冲进飞着雪花的城市街道上。 
   对于事发地点的具体位置,我并不清楚,只知道大概方位。在雪地上走大约半个小时,想想也没别的办法,尽快赶到现场吧,就不能怜惜自己掏腰包了。于是,急忙喊了个出租车,“去陈寨工业园!”司机师傅愣了愣,坦言不知道具体位置,我说就朝陈寨方向走吧! 
   车行了8公里,找不到线人所说的某仓库。一连问了四五个人,还是不能确定。因为这里都是新路名。我就执意下车,自己寻找了。还好,地点就在不远处。采访完,走出来,望着白茫茫的一片,一条马路横在我面前,这是哪里啊?我才突然发觉自己已经身处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一个很少见到出租车的地方。 
   连方向也不知道的我,就沿着马路,朝着某个方向直走开去,我想总能遇到一个我熟悉的路名吧! 
   雪花飘在身上,寒风打在脸上。回头看,看到了自己一串深深浅浅的足迹,在积雪中蜿蜒而来。“现场”,在我脑海闪过,蓦然发觉,这串足迹不正是我通达现场的脚印吗? 
   是啊,它是我通达现场的脚印,更是我追随新闻一路走来的脚印。这大半年来,走出了大学校园,开始了大江南北的新闻奔走。当然,对新闻的理解,已然不同,不再是校园里的纯真梦想。我不想说我体会和认知到的社会肮脏与新闻的无奈,我只想说做新闻让我感到充实,能明确的知道我应该到达的一个地方——现场。 
   很巧的事,今年夏天台风“海棠”带来暴雨袭击郑州(当时在东方今报实习)和今冬数年未见的大雪,我都参与了新闻报道,而且都跑到了第一现场。那时是,不知深浅的走在淹没过大腿的雨水之中,现在是,骑着我那辆50元钱买来的旧自行车一天中一次次穿过郑州满是积雪的大街,一天下来,走过的路定在100里以上,双鞋了满是冰凉的水。那几天我每天都在满是积雪泥水里穿梭,自己的两双鞋都被弄湿了,最后不得不借穿同伴刘启银新买的鞋穿。虽然最苦,当然也是发稿最多的几天,每天都能署三四个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
《一个新闻人的毕业实习报告》相关文章

tag: 暂无联系方式实习总结报告,会计实习报告,金工实习总结报告,报告汇报 - 实习总结报告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