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学习教育免费教案物理教案初三物理教案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教案与教学反思

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教案与教学反思

12-26 13:49:13   浏览次数:386  栏目:初三物理教案
标签:初三物理教案模板,初中物理教案模板, 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教案与教学反思,http://www.2xuewang.com

设计策略:从学科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从认知的角度而言,杠杆是一种模型。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设计策略并考虑学生对模型的认知规律。本课通过实物——用撬棒撬石头创设认知表象,通过对表象的归纳建立认知图式,建构杠杆模型。撬棒贯穿于整个课堂,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提出确定动力和阻力方向的两大法宝,为进一步学习杠杆的平衡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一、教材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苏科版九年级第十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二、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 本课通过对生活中杠杆模型的实践操作、观察,让学生寻找它们的共同特征,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杠杆的概念,引导学生画力臂,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上述概念时采用观察法和讲练法,无论是重点知识的掌握还是难点的突破,都积极引导学生,使其主动学习,卓有成效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
2、设计理论: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日常生活中辨别杠杆.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熟悉有关杠杆的名称: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注意学习方法的引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2xuewang.com网 (www.2xuewang.com)]的能力。对列举生活中的杠杆的实例让学生畅所欲言,把生活与物理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而本节课中力臂的画法更是重中之重,动力和阻力方向的判定有创新之举。
3、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物体运动”一章中所提到的运动主要是平动,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本节的学习内容与转动有关,这里的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三要素有关,还与力臂有关。杠杆是最重要的一种简单机械,它是前几章力学知识的扩展,也是我们后面学习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
4、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力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已明确了力的作用效果,同时也已初步形成形象思维,对于学习杠杆模型已经有了一些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别杠杆,会正确画出杠杆的示意图。
(2)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活动“拔图钉”,把杠杆抽象成一根“硬棒”,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2xuewang.com网 (www.2xuewang.com)]的抽象思维能力。
(2)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2xuewang.com网 (www.2xuewang.com)]观察生活的能力。
(3)通过画杠杆的力臂,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2xuewang.com网 (www.2xuewang.com)]的作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生活中的杠杆的辨认过程,培养学生[此文转于www.2xuewang.com网 (www.2xuewang.com)]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好品质。
四、教学重点。
杠杆的五要素及力臂的画法,力臂的画法。
六、教学准备。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大量的动画、大量的视频资料等制作课件。
(2)教具、器材:钉有图钉的木块、螺丝刀、垫木、老虎钳、羊角锤、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等
七、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淘.教.案.网.[www.2xuewang.com])。
(一)、引入课题
(讲)人有一双灵巧的手,但是人力是有限的。
(出示)钉有图钉的木块。请学生尝试用手拔出图钉。
(讲)如果我们有一些工具可能操作起来就比较方便了。
(用手不能拔出。用螺丝刀将图钉“撬”出。)
(出示)螺丝刀、垫木、老虎钳、羊角锤。让学生选择器材尝试操作。
(板书)这些器材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学习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的知识。
(“从生活走向物理”,体现物理知识就是简单机械——杠杆。)
(二)、新课教学
(问题1)螺丝刀在撬图钉时做何种运动?老虎钳又如何呢?
(问题2)生活中还有类似的工具吗?
用(PPT演示)用撬棒撬石头、跷跷板、压水井;然后教师往教室门后面一指,扫地用的笤帚也是的;讲台旁边作图用的圆规;学生夹讲义用的夹子,剪指甲用的指甲剪等等。
(就地取材,活跃课堂气氛,充分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
(实验)实验时观察开瓶扳手、衣服夹子使用时的特点。
(讲)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作杠杆。这个固定点叫做杠杆的支点。 
(突出“转动”和围绕“固定的点”通过列举实物构建认知图式,逐步构建杠杆模型。)
(问题3)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作用

教案《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教案与教学反思》,来自www.2xuewang.com网!http://www.2xuewang.com

效果是使杠杆发生转动。这种效果可能同哪些因素有关呢?
(出示)撬棒撬石头。
(讲)以撬石头为例,石头对杠杆产生的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的大小;人对杠杆施加的使杠杆转动的力动力F1的大小。从顺、逆时针的转动方向,进一步理解动力和阻力,总结规律。
(讲)一般情况下,人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为杠杆的动力,为了平衡物体的重力而使杠杆受到的力为阻力。
(问题4)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撬棒转动效果呢 ?
(实验)在用力撬石头时,如果将动力作用点向撬棒方向移一些,动力不变撬动的效果还一样吗?
(归纳)效果不一样,因为支点O到F1和F2的垂直距离不相等。
(实验)图中F1 、F2均能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问题5)仔细寻找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归纳)支点O到F1和F2的垂直距离相等。可见:
在物理学中把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力臂,用实线加双箭头表示。
 (通过探究,了解决定转动效果的另外一种重要因素:力臂,从而突破难点。加深对杠杆要素的理解。)
(问题6)请画出开瓶盖、跷跷板、压水井中力臂图示 
(归纳)从图中可以看出,杠杆可以是直的,弯的,也可以是任意形状;力臂有时在杠杆上(开瓶盖中的F1力臂),有时不在杠杆上(跷跷板、压水井);总结画力臂的四个步骤:一找支点,二找力,三画力的作用线,四作垂线。
(问题7)寻找支点在两端和支点在中间,动力和阻力的方向有何区别与联系?
(归纳)中间相同,两端相反(就是支点在中间时动力和阻力的方向近似相同,支点在两端时动力和阻力的方向近似相反)。
(结合顺、逆时针的转动[内容来于www.2xuewang.com网[www.2xuewang.com] (www.2xuewang.com)]就可以采取两条妙计确定动力和阻力方向的问题)
(问题8)开瓶盖的动力F1的大小和压水井中动力F1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猜想: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
(留下猜想题为下节课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做铺垫)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哪些知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讨论小结:1、学习了杠杆的定义:一根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杠杆的五个要素。
              2、杠杆示意图的画法:把杠杆机械抽象成一根硬棒。方法:先找支点O;再确定动力、阻力的作用点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动力、阻力方向的方法;最后画出力臂。
 师:本节新授课是我们初三学习的第一课时,内容少,但较难理解和运应,希望大家课后加强复习和领悟。
(作为教师,不仅仅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收获”不仅是指学到了什么知识,而且在指在学习过程获得的研究方法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想一想”、“画一画”、“试一试”、“辩一辩”、“看一看”等形式的问题。特别是“想一想”的问题可以起到“点题”的效果,可以检验学生对“相对”一词的理解程度。

[1] [2]  下一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教案与教学反思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