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爱学网学习教育免费教案历史教案初一历史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君权的加强》教案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君权的加强》教案二

12-26 13:45:35   浏览次数:194  栏目:初一历史教案
标签:初一历史教案模板,初中历史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君权的加强》教案二,http://www.2xuewang.com

张:“形”就是形式,或者说是流程,具体说来就是一堂课的各个环节或步骤,比如课堂导入啊,组织学生讨论啊,最后的课堂小结啊。
李:对。相对于授课形式,这里的“神”指的是授课内容。如果说“形”侧重于讨论 “怎样讲”的问题,那“神”主要是关系到“讲什么”的问题。
高:一堂课在流程上包含很多环节,每个环节又都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授课内容牵涉的问题那就更多了。所以我们今天不可能面面俱到的都讲到。关于课堂形式,主要想和大家探讨下(见PPT)课前导入应注意的问题、内容讲授过程中过渡的必要性、课堂讨论的深入与课堂小结的作用。关于课堂内容,主要想强调这样三点,一是要重视历史情节的讲授,二是精心选用历史细节,三,努力增强历史课堂的思想性。
  高:从本质上讲,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也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学的各个环节设计得科学合理,能使整堂课显得逻辑性强,条理分明,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更主要的是,能更好地凸显授课内容,最终有利于学生学习。好,下面就让让我们来看一下舜文中学张峰老师执教的《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

课堂实录:《明朝君权的加强》(00:11—05:30;10:40—11:20;28:30—39:30)
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对张老师的这节课进行了剪辑,删掉了一些内容。但相信大家仍然可以看出来,张老师这节课在导入、过渡及小结各个环节上称得上是精心设计。导入能引起学生兴趣、抓住学生;过渡自然;最后的小结一方面与导入呼应,一方面概括提升整堂课内容,且引人回味,发人深思。
好,下面我们请张老师谈一谈自己是如何依据教学内容设计导入、过渡与小结各个环节的——
张:导入
《明朝君权的加强》这一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的第一课,所以在导入环节,需要有单元导入和课程导入。如何顺利的进入第三单元呢,我将导入点放在了明清时期。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我选取了14张明清时期的图片,其中包括建筑、人物、文化、手工艺品等,这些图片都是学生平时比较熟悉的。由于学生对于清朝了解多于明朝,所以在明朝长城、永乐大典、十三陵等图片处我特意标明“明”。很自然,学生看完后,会对下面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教师则可以顺利介绍:明清时期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尾声,封建统治的加强和危机同时出现。今天,我们就进入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关于本课的导入,我的出发点是:导入是为了新课讲授服务的,课堂上重点讲什么,导入应该有所体现。结合教学设计,我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的是《国宝档案》节目中《朱元璋画像之谜》。朱元璋的相貌,一直是历史上一个未

解的谜团。而13幅风格迥异,各不相同的画像,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人们对朱元璋有不同的印象、看法、评价。这样的设计,大大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对朱元璋有了好奇心理,教师很自然的进入了新课:那么朱元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会对朱元璋有所了解,也会对他有自己的看法。我们一起进入第十五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从朱元璋到靖难之役——因为本课的主线是朱元璋和朱棣父子,所以在讲授朱元璋加强君权措施的时候,我将分封藩王从靖难之役框题中提取出来,作为第五条内容,而本条内容的简单介绍,为下面靖难之役内容的学习埋下伏笔。我的过渡语是这样的:正所谓百密一疏,天算不如人算,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在他死后不久他的子孙之间就展开了权力之争,并引发了著名的靖难之役。然后播放靖难之役视频,进入朱棣加强君权部分的学习。 


自身风格,考虑具体学情。比如大家常用的提问导入,如果问题设计过难,学生无法回答,就会出现冷场,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
应该说课堂导入这个环节老师们在平时还是比较注意的,谈这个问题的文章也不少,但具体讲课过程中各个框题、内容之间的有机过渡,似乎大家还不是很重视。往往是讲完一个问题后直接说,我们来看下一个问题。或者讲完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后,好,我们来看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这当然也可以算是一种过渡,但未免简单。两位老师认为讲课过程中的过渡有无必要,其作用体现在哪里?
李:自然的过渡应该说是有必要的。一方面他不会让学生产生突兀的感觉。学生在结束一个环节的学习转入下一环节时,是需要一定缓冲的,自然的过渡就起到了引导学生自然进入新的学习领域的作用。另一方面适当的过渡可以起到小结上一环节内容,又高度概括下一环节内容的作用。这就起到了边授课边小结的作用,让学生对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加明确,知识线索在头脑中逐渐清晰,对牢固的掌握知识,甚至课后的小结打下良好的基础。
张:我曾经看过一个润滑油的广告,广告语是这样说的:你能想象没有润滑的世界吗?没有润滑的世界确实让人难受,我感觉讲课过程中的过度就如同课堂的润滑油,能让课堂少一分摩擦,多一份顺畅,保证课堂的完整性和统一性。第二,刚才李老师也谈到了,过渡还可以揭示各环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承上启下,为下一环节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降低难度。第三,过渡环节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注意力在不经意间转移至下一环节内容之上。画龙点睛的过渡,不失为一节课的亮点,更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高:两位老师都谈到了过渡的重要作用,那就是能使整节课上起来更加顺畅、自然,使整堂课更加浑然一体。这是就形式而言。其实考虑到历史知识的特点,过渡环节就更加必不可少。历史具有时序性,同时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往往又具有内在联系,通过过渡,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这种内在联系揭示出来,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的学习与理解。在这里也不妨先给老师们透露下,即将颁布的新课标明确规定,历史课程的内容设计上将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其实,就一堂课的内容而言也是这样的。很多情况下,教师通过讲述过程中的过渡,三言五语将“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揭示出来,不但必要,而且有效。
李:组织学生讨论也是课堂教学常有的一个环节。但大家有个普遍感受就是,很多时候讨论组织不起来,或者深入不下去,往往流于形式。
高:应该说,新课改以来,由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理念的倡导,老师们在上课时越来越重视组织学生讨论。很多学校在这面做出了积极探索:有的是上课时安排学生面对面坐着,随时可以讨论;有的是提前分好学习小组,老师一声令下,全班同学起立,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改革先从形式的突破做起,让过去那种老师“满堂灌”、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君权的加强》教案二》来自www.2xuewang.com网!/JiaoAn/LiShiJA7/84512.html

课后小结
最后的课堂小结,大家也都看到了。我想有这样几点可以和老师们交流下,一是呼应了开头的导入,重提朱元璋画像,然后话头一转,回到本堂课内容,实际上总结归纳了明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所起的积极作用,第三,呼应单元导入,再次强调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君主统治走向没落的时期。
高:刚才张老师总体上谈了自己执教的《明朝君权的加强》一课在导入、过渡与小结等环节的设计思路。下面我们从一般意义上分别来探讨一下各个环节。
先看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导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提示、明确本堂课内容,再是揭示本节课与上节课内容之间的联系,承上启下,三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当然,不是说一节课的导入都同时具备这三个作用,不同的导入侧重点不同。下面请两位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设计课堂导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张: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效果,会对一节课的走势起到很大的影响。我认为导入有这么两点需要注意(1)导入是一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他应该起到的作用是成功将本课的主线引出,或为本课的重要环节内容埋下伏笔,所以,在导入的选点上一定要深思熟虑(2)要尽量设计时代性强和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导入设计,这样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 [2]  下一页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君权的加强》教案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君权的加强》教案二》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资料 |学习教育试题课件下载加入收藏